对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增大了脱贫攻坚的难度。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防疫期间脱贫攻坚和民政服务工作情况。据介绍,目前有关部门已针对疫情影响出台了多项举措,加大贫困地区产品帮扶力度、畅通贫困地区人员外出就业通道、及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尽全力战胜逆境、打赢脱贫攻坚战。
畅通物流人流促增收针对防疫期间人流物流的阻断及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副司长王春燕表示,有关部门及时建立了疫情影响的分析应对机制,每周调度各地情况,要求各地扶贫办及时上报区域性扶贫产品滞销的情况,采取措施及时推动解决。“截至3月27日,中西部的22个省份一共认定了22566个扶贫产品,涉及1000个县和10269个供应商,商品的价值总量是2152.42亿元。
东部的9省市已经购买了扶贫协作地区的农副产品价值21.21亿元。另外还有一些中央单位和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也都积极参与,涌现出了很多生动的事例。”王春燕说。
与此同时,稳就业也是扶贫的重要抓手。据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吴华介绍,国务院扶贫办会同人社部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如:给予特惠政策支持,引导各地对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优先安排;摸查贫困户的就业需求,逐村逐户提供个性化帮扶,因户因人施策;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就业一批;对贫困劳动力外出或参加技能培训给予补贴等等。“经过努力,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情况总体向好,全国25个省份已经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有2000多万人,而且还在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吴华说。困难群体获政策兜底对于生活困难的群体,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政策正在发力。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刘勇表示,民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开展了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并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
包括三方面:一是农村低保的功能要进一步强化。对于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重病、重残人员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对其家庭财产、家庭经济状况可不再进行核对,等脱贫攻坚战打完之后,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必须全面落实。
优先为那些有意愿、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对那些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提供好照料服务。三是进一步扩展或充分发挥好临时救助的作用,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健全乡镇备用金制度。目前,各地纷纷深入了解掌握新冠肺炎患者家庭以及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情况,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湖北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些特殊的困难群体,按照城市人员不低于500元、农村人员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天津、江西等地向困难家庭发放了米、面、油、蔬菜、口罩、消毒液等实物,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王春燕表示,目前52个深度贫困县存在的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没有解决住房安全、没解决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没有入住问题,计划在6月底前解决。王春燕说,今年还将在资金分配、项目安排、消费扶贫等方面对这52个县进行重点倾斜和支持。
相信在各方面帮助下,这52个县一定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经济基本面向好添信心事实上,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也为“逆水行舟”带来了底气。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农村地区劳动力收入一大块在于外出务工的工资收入,另一大块在于农产品销售收入。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对农村地区的直接影响不如对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那么大,但疫情本身对人流、物流、资金流、消费需求的冲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增收,在客观上增大了脱贫攻坚的难度。“从微观来看,无论是电商平台带货,还是政府为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提供补贴,抑或是提供‘一对一’的就业稳岗帮扶,近段时间,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对冲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从宏观来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更多是短期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高质量发展趋势并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
未来,随着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地特别是投资需求的释放,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都会进一步改善,从而有助于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李国祥说。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考虑到前期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及各国目前都在加大科研力量研制疫苗,全球范围内疫情得到控制只是时间问题。
未来,政策的重点要集中于防止结构性失业攀升、收入下滑进而拖累消费、投资等连锁反应。(记者王俊岭)。
本文来源:J9九游会-www.appamare.com